”
中田摇摇头:“不知什么原因。”
真下又焦灼地问:“积累那么多的能量,已经超过了地壳的弹性限度,为什么?”
气象厅的人说:“日本列岛就要分裂了……”
日本列岛的中央部位,闪动着一条伸向南北方面的红色光线。同时,日本列岛发生弯曲。日本海那边的粉红色光斑变大。日本列岛的东半部向东、西半部向南,缓慢地移动,歪斜地露出一部分,不久慢慢地滑落,最后沉了下去。原来排列整齐的红色亮点渐渐暗淡了下去……
“多长时间?”
“从第二次算起,是62秒,也就是32天多一点。”
真下副教授叹息道:“只不过是一个月,就发生这样大的变动。”
幸长问:“列岛部分的移动距离是多少?”
“水平距离是35公里,垂直下沉2公里。”
“那么高山部位将会保存下来……”地理院调来的人说。中田说:“可是要出现山岳崩裂和大喷发呢?而且,还要继续下沉……”
气象厅的人说:“在大变动之后,还有继续下降和水平移动。”
真下副教授说:“但是,我还是有点不相信。这个数学模型准确吗?我已说过,那么大的能量积累,超过地壳的弹性强度,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中田说:“数学模型可能不具备。但是那种能量的移动却可以想象。你们知道隧道反应吗?”
真下说:“你所说的隧道反应是只有在原子核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的一种模型,对于宏观的地壳现象适用吗?”
中田摇摇头:“我没有说可以适用,但是,对于高密度的固体,象岩石圈这样的,有一种和隧道反应相似的模型。”
“什么样的?”
“冰河。”中田说:“在冰河的内部,到处可产生零度的冰穴。在压力基本不变时,出现一个管状体,水从中流过。就好象有个较大流速的水流。”
真下吃惊地问道:“在日本列岛下面也有这种现象吗?”
中田说:“只是个设想。但是,地下的岩浆为何会凿出那么大的隧道呢?”
真下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口道:“这个设想有些道理可讲,可以认为在高温高压的岸石圈中产生液相的隧道,热随着液流而移动。可是,日本海积聚的能量又是……?”
幸长插话说:“日本列岛终归要下沉的,大变动何时开始?”
气象厅来的人说:“是从三百零二秒开始,也即三百一十二点五日开始下沉。”他的声音有点发抖。
只有十个多月……
人们都呆立在显示器旁,岑寂不动。
幸长感到浑身发冷,直起鸡皮疙瘩,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又能做些什么呢?
中田泥塑似的站了一会儿,然后下定决心似的拿起电话。
幸长问:“你要叫醒长官吗?”
“首相。……”中田按了几个号码键。
幸长胆怯地说:“这样不会……对这个模型还要讨论呢。”
“没有办法,应该做出最坏的准备了。”
幸长悄然地躲到一扇窗户那边。
此时的夜空,已经淡淡地泛起鱼肚白。
清晨7时,新闻机关各领导聚到希尔敦饭店,大家表面上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好象临时出席早餐会。汽车前面都没有安插报社的旗子。
年轻的秘书们和内阁官房次官,正在特别客房里接待各报社社长和其他人。
一个秘书说:“内阁会议估计结束了,首相和官房长官马上就到。”
“内阁会议?这么早就开了?”某社长问。
“今天早上5点。”秘书说。
人们都面面相觑。
有人问官房次官:“中田先生,非常紧张吗?”
次官一反平日的活泼爽朗,忧郁不安地说:“是啊,我们也感到很意外。”
首相向大臣们扫了一眼,说:“最后,请问各位在两周内发表,有意见吗?”
外务、大藏和防卫三个大臣面露难色,其他人都沉默地坐在那里。
通商产业相说:“两周恐怕太仓促,准备时间得有三周,同时,也需要研究个对策啊。”
官房长官说:“我们应警惕外国抢先发表。”
运输大臣说:“现在有没有哪个外国学术团体发表什么?”
首相府长官说:“这种可能性很大。近来日本列岛的外国船只、飞机和人造卫星突然增加,几个国家的首脑也是知道这事的。”
防卫厅长说:“我还是认为不到最后关头,不要声张出去。否则社会上一片混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大藏大臣开口道:“我觉得两星期差不多。国际投机商人已在大量抛售日元,并开始抛售日本债券。欧洲有些国家已暂停同我们结帐。恐怕是我们派特使的国家走漏了消息。因此还是两个星期的好。”
外务大臣说:“从国际道义考虑,应尽早通知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特别是韩国,灾情恐怕最严重,应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