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显得东西很多,房间的正中间是一张大大的工作台,放满了画集的书架,用来烘铜版的加热器,巨大的转盘和带磙子的压印机,四角圆圆的大理石调色板,铜板和印刷用纸被放在专用的架子上。
工作室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久经使用并且按照咲世子的习惯放得井然有序。虽然所有的东西都几乎被油墨弄得脏兮兮的。但是,跟新买的东西比起来,更有一种久经沙场的感觉,令人觉得可靠,素树闻到一股油墨味儿,说:
“啊,就是这种味儿,我在把您抱起来的时候就闻到这股味儿,原来是油墨的味儿啊。”
谈到人身上的气味儿,包含着一层色欲的意思,而年轻的素树好像满不在乎地在说着。他把马桶包轻轻地放到地板上,笑着说:
“我喜欢这种气味儿,比香水什么的要好闻多了。”
油墨罐就堆放在房间角落的旧报纸上,听素树说,这样的东西比价格高出数百倍的香水要好闻。咲世子感到有点难为情,就转了个话题。她指了指朝北的天窗,跟房间宽度一样大的天窗在雨中变得斑斑点点的灰色。
“今天虽然天气不太好,可是这个北窗对创作作品来说是很理想的,光线总是很固定的,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改变色彩和光亮。”
素树打开马桶包,开始往外取摄影器材,有三脚架,专用摄像机、加长电线,他蹲着回答说:
“我明白,朝北的天空对摄影来说也是最合适的、朝南的天空射过来的光线会因空中的灰尘而四面反射,使蓝色变得混浊。但是,话说回来,清澄的天空本身也就是由四处逃散的光线形成的。不知为什么,四处逃散的东西会给人带来一种说不清的吸引力,就好像那种老也看不腻的肥皂剧。”
素树是搞电影的,自然对光线和色彩很敏感。脱了夹克衫、素树挽起袖口说:
“对不起,借用一下您的电源插座。今天不拍版画的制作过程,而是直接听听您本人的事情。有人觉得评价一个画家只要看作品就可以了,我觉得了解画家本人的个性也是很重要的。”
在素树把插头插进墙角下的插座时,咲世子瞥见素树的手臂上坚硬的肌肉线条。在素树把头抬起前,咲世子赶紧掉过眼光,她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个偷窥者,而素树仍然高高兴兴地在说:
“当然,有很多作家呀演员,他们的个性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场景布置一切从简,工作台前正面的三脚架上,放着一架小型数码摄影机,右边的白色墙前放了一个落地照明,只亮着一盏五百瓦的摄影灯、耀眼的灯光经过白色石灰墙的反射,变得柔和起来。
“不好意思。”
素树说着,将一只粉红色的麦克风用夹子别到咲世子胸前。第一次感受到了近乎零距离的接近,咲世子暗自担心自己的心跳是不是让素树听去了。素树在三脚架旁边放了一张木头圆凳子。浅浅地坐下后说:
“我这儿随时可以开始,咲世子女士,请自然一点儿,像坐在咖啡店聊天那样,不要紧张。请先说一下您的名字和职业,然后,我再向您提问题,请您想到什么说什么,行了吗?好,那就开始。五、四、三——”
接着,素树就在摄像机边上弯曲了一下手指,在做了一个表示“零”的手势后,素树把五根手指就像盛开的花瓣一样伸向自己,咲世子不由倒吸一口气,开口说:
“内田咲世子,职业版画家,已经有二十年的经历了。”
素树就像是在鼓励咲世子说下去一般用力点着头,然后把视线落到手中的笔记上,问:
“听说,内田女士学生时代的绰号是‘黑色咲世子’,能不能请您谈谈这个绰号的由来?”
没想到素树还去查了这种小事,一定是读了版画的专业杂志上的采访了吧,这种积极评价式的提问能给受访者带来惊喜,咲世子对素树的采访能力由衷地感到了钦佩。
“你调查得真仔细。这跟我总是穿黑色衣服有关系,在读美大时,没有钱去买新的衣服,即使买了新的衣服,也马上就会被油墨弄脏,所以就只买黑色的衣服了。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素树边听边点头,仿佛在说:就这么说下去,接着又问:
“您最早是从几岁起开始想当版画家的?”
这是一个驾轻就熟的问题,咲世子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回答:
“从上托儿所起,我就开始画画,而且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在同年龄的孩子当中,我是画得最好的、所以,我就开始想,将来长大了想当个画家。最早这么想,大概是在三岁的时候吧。”
从那以来已经过了四十二年了,始终过着同样的生活。画得好的时候会高校得手舞足蹈;画得不满意的时候,又会觉得自己毫无才华可言,如此反复循环当中,也渐渐画得有点起色了。艺术伴随自己的人生,形影不离,咲世子对此不能不感到惊讶。
“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那,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有什么体会呢?”
不知为什么,自己在素树前变得这么纯真,别看他才二十多岁,却好像有一个能接受所有东西的心灵世界。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