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和乌桓人和唐人在丧葬上一样施行土葬,不像戎人、氐人、一些西域胡是火葬,但与唐人也有不同,大约是出於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缘故,鲜卑人和乌桓人的葬墓不起坟丘,行潜埋虚葬之制。
不过拓跋连既非可汗、部大,葬地在拓跋部的直接控制范围内,亦无对之充满仇恨的异族生活周近,故而却是未行虚葬,没有把他的尸体潜埋它处,同时备礼仪文物大张旗鼓地虚葬於明处,使人无从知晓其真墓所在,只是潜埋而已。
葬礼到快天亮结束,送葬的人都表达和寄托到哀思,齐齐动手,把墓室填平,纵马其上,将土壤践踏压实,又从别处移来草被、树木,通过栽植,恢复了这块土地表面的原样。之后,留下不为人知晓的暗记,拓跋倍斤就领着众人回城去了。
送葬的拓跋连亲人中,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拓跋倍斤给秃发勃野介绍过了,这是拓跋连的妻子,那肚中的,是拓跋连的遗腹子了。拓跋连成婚挺早,但一直没诞子女,他妻子腹中的这个胎儿若是个男孩儿,使他后嗣有人,倒可稍解拓跋倍斤的悲痛了。
城内城外的鲜卑百姓,至此时未走。
拓跋倍斤沿道回城,百姓们伏拜在地,行礼大呼。
行礼的这些百姓,不止有居住在盛乐城的,而且有很多是从外地赶来的,时有衣饰比较不错的,是远近各部的小率、豪雄。
拓跋倍斤一边策马缓行,一边对他们频频示意,见着认识的,停下来说两句话。
拓跋部虽然在拓跋倍斤的统治下,初步确立了集权的官制,但这种集权是很虚弱的,本质上,仍还处於部落联盟的状态。各部酋大、小率的支持,对刚被行刺的拓跋倍斤意味重大。
事实上,在拓跋部过往的历史上,每有婚葬嫁娶,往往就会成为在任可汗宣示实力、威慑不服的机会。倍斤之前,曾有一位拓跋部的可汗,在夺到汗位后,为其已去世的母亲下葬,与会者达二十余万人,要知,拓跋部的部众总共也就才数十万人,可谓盛况无前,还专门为此勒石立碑,以作记载。
拓跋连的母亲是魏国的公主慕容氏,在代北没有部众,他怀孕的妻子是贺兰氏,出自贺兰部。贺兰部是代北的重要部落,与拓跋氏累世婚姻。不辞路远而来的那些部民、小率、豪雄,许多都是贺兰部的。他们也是在通过这种举动,来表示他们对拓跋倍斤的忠诚。
瞧着拓跋倍斤掩起哀伤,晨曦的映照里,在成千上万夹道部众中沉稳前行的姿态,联想到他登位以今,征伐不断,令拓跋部雄霸代北,俨有恢复昔日控弦百万气象的事迹,秃发勃野不知怎的,油然而生了一种“中原无主,胡儿当如是,挟万众以与天下争锋”的感慨。
这却非是因他再接受唐化,仍还是胡人的缘故,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上边如有英主,则自可甘为爪牙、鹰犬,上若无英主,海内大乱,纵是唐人的英雄,又岂不会有逐鹿之意?
拓跋倍斤给勃野等换了住处,改到了城中的客舍住下。
两天后,丘敦犍来到客舍,传达倍斤的命令,召勃野入见。
安崇等赶忙准备,待要跟随,丘敦犍说道:“可汗只召秃发勃野一人,没叫你们。”
安崇等人只能留在客舍。
盛乐城最早建於拓跋倍斤的高祖时期,是在秦代成乐县城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拓跋倍斤的这位高祖,是秃发鲜卑始祖的弟弟,秃发、拓跋之分家,便是由这对兄弟起。距今已有百余年。到倍斤的长兄,上任拓跋可汗时,对之进行了修缮。倍斤继位,再次对之进行扩建。
扩建之余,倍斤还建了一座盛乐宫,作为驻帐之所。
盛乐宫没在盛乐城里。倍斤原是多在宫中起居。
依照鲜卑风俗,“四月祭天,六月却霜”,盛乐西边,黄河“几”字形上部的阴山山脉,深远饶树木,到六月,霜雪犹不化,是以拓跋部的可汗每年都会在六月末的时候,率大众至阴山,“盖欲以暖气却寒”;当然了,却寒只是祭祀类的仪式名号,其实的主要目的,是六月草木茂盛,禽兽茁壮,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为部众获得口粮的补充,亦含练兵之意。
拓跋倍斤侄子对倍斤的刺杀,即发生在倍斤刚率众从阴山返回,到达盛乐城之时。毕竟盛乐宫中戒备严密,他的侄子不好有下手的机会。但亦因此之故,倍斤在盛乐城待到了现在。
召见秃发勃野的所在,也就没有在盛乐宫。
刺杀发生的当天,倍斤在转到了亲卫军中居住。见勃野的地方是在城西的军营。
军营里刁斗森严,拓跋兵卒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顶盔掼甲的精锐,一队队地巡逻於营中的各条路上。
路过辎重区,勃野看到栅栏内停放着数百辆大车,中有少半的样式与别者不类,车轮特别高大,此为敕勒人发明的车型。敕勒人亦因之又被叫做高车人。
漠北地形复杂,沙漠、沼泽、泥淖多见,轮子高大的车,容易在这类地形上行驶。
数年前,倍斤讨破了北边与代北接壤的敕勒数部,俘虏万余,羊马数百万头,因见其高车利於行进,遂将样式带回,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