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娃将做瓦的模子放在撒了一层细末状干土的石头上,然后伸手从面前堆放着的、和好的粘土上揪下来了拳头大小的一块。
在手里团团之后,便将之放在模子里,用手掌去按,让泥巴填充满整个模子。
而后再用一根同样是被从中间破开的木棍,在上面来回的推上几次,将多余的粘土刮去,让瓦片看起来更加的平整匀称。
黑娃用手在木棍上捋一下,将刮下来的泥巴重新放回泥巴堆上,然后用手在另一个装了水的陶罐里沾沾,开始在上面用手来回的抹,原本显得粗糙的表面,很快便变得平滑起来。
黑娃将模子拿起,连带着里面的‘泥片’状的瓦片也带了起来。
因为事先在下面的石头上撒了一些干土的缘故,并不会出现泥巴粘在石头上没有办法揭起的情况。
模子揭起之后,他用手沾水将‘泥片’的另外一面也弄平整。
不用他起身,一旁站着打下手的人便从他手里小心的将这还带着‘泥片’的模子接了过去,走到五米外摆放着的一排树干旁,将之小心的靠在了边上。
稍微的等上一阵,让‘泥片’外面的那一层光光的水干一些之后,将这模子竖起、倾斜着一磕,这‘泥片’便会从模子中出来,落在接着的手掌里。
这时候出现的‘泥片’是一个平展的东西,不加理会、晾晒干了放在窑里烧出来,是一个个小陶板,与韩成所需要的、带有弧度的瓦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何将平展的陶板变成一有弧度的瓦,韩成还有黑娃颇费了一番的功夫,在经过了思索——实验——失败——再思索——再试验等多次的螺旋循环之后,终于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个办法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找出一些粗细大致相同、长得又比较圆的树干出来,将它们放在距离窑不是太远的地方。
将从模子里面弄出的、平整的‘泥片’往横着放在地上的树干上一放,等上个小半天再拿起来,原本平整的‘泥片’上就有弧度了。
这个打下手的人在树干上抹上一些干土沫之后,便将手里拿着的‘泥片’竖着放了上去。
检查一下之前放置的‘泥片’已经变得坚硬,即便是拿起来也不会走形之后,便将它小心的从树干上取了下来。
靠在树干上,面向着太阳。
做完这些之后,方才将模子拿回去。
为了提高一些效率,制造瓦的模子一共做了十个,这样在助手将带着泥片的模子拿走之后,也不是耽误黑娃的时间。
因为韩成已经将尺子制造了出来,倒也不用担心这些模子会大小不一。
黑娃在这里做了一阵子瓦,抬头看看窑下的火有些黯淡了,便站起身来,走到窑边,从不远处的柴堆上拿起几根手臂粗细的柴加了进去。
窑下面的柴没有直接堆放在地面上烧,而是在距离窑的底部有将近半米的地方。
这里被裹了厚厚一层粘土的木棍架着,柴并不会掉落下去。
最开始才尝试着建窑的时候,是没有这层东西的,柴也是直接堆放在地上,只是火焰怎么都达不到要求。
在韩成回想起自家的土灶台的结构之后,这窑就变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黑娃往窑里面加了柴之后,又从一边绕到窑的边上,用一根木棍将对在一起的两块陶板的其中一块往一边撬了一点,透过裂开的缝隙往窑里面看。
逼人的热浪顺着裂开的缝隙直往人脸上扑,窑内的温度高的有些吓人。
里面红彤彤一片,那些粘土制造的瓦片坯子,在烈火持续不断的焚烧之下,全都变成了有些耀眼的‘明黄色’。
微眯着眼睛的黑娃见状微微的点点头,便有用木棍将撬开的陶板重新的撬了回来,将土窑的上面完全遮住。
做完这些,他又往架空的火塘里加入了一些木材,然后回到石头旁接着制作瓦坯子。
到了这种程度,窑已经烧好了,只需要让下面的这些柴火燃尽,自然冷却下来就行,不用再为它操心了。
韩成走了过来,看看冒着烟的土窑,再看看专心致志制造者瓦的黑娃,以及附近摆放的各种土坯,还有不远处足足超过一千块的瓦,脸上露出了笑容。
围墙的增高已经快完成了,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着手修建房屋了,在冬天来临之前住进大瓦房里,也不是奢望了!
关于建造房子,韩成一开始的想法是建造草房,给鹿圈相似的那种,后来转念一想,给巫记载东西用的、那么大的陶板黑娃都能烧制出来,烧制个头比那陶板小上许多的瓦,应该不成问题。
相对于草房而言,瓦房无疑更为结实美观。
不过因为纯手工制作的缘故,瓦的产量并不高。
加上和泥这些事情,黑娃和他的助手一天就只能做出一百多块出来。
但日积月累下来之后,也能得到很多的瓦。
“神子。”
黑娃不经意的一抬头,发现韩成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便站起身来施礼叫了一声。
韩成笑着对他招招手,让他休息一会儿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