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领命而去,一会儿功夫,袁术便来了。
袁隗示意让袁术坐下,没有立刻开口,而是一边在思索一边在看着袁术。
可以说,袁术的颜值比起袁绍来帅气许多,这也是袁隗出了血统之外更偏爱袁术的原因之一。
袁绍是袁逢一天喝的酩酊的时候和家里的歌姬的产物,是酒后乱性的副产品,自小就不太收到重视,自然风吹日晒的有些粗壮,与袁术这种从小养尊处优,精雕细琢出来的自然就越长大越是有差异。
并且袁绍母亲只是一个歌姬,自然谈吐礼仪这一块要靠袁绍自己去学,而袁术就不同了从三岁开始就有专门的礼官负责引导,一举一动必须符合规范,日子久了,袁术的言谈举止就日益有士族世家风范,而袁绍的行为就经常被人诟病说常有失礼之处。
这也是后来袁绍结交的都是一些市井豪侠,而袁术却经常和世家子弟在一起谈古论今的缘故。
袁隗看着酷似其兄长袁逢的袁术,看着他那年轻又略带一些傲气的脸庞,心中虽说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在家里定然是千般的好,但是不经历风雨又怎能成长为参天巨木呢?
袁隗说道:“今汝兄之事知否?”——袁绍挂节辞官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袁术点点头说道:“已知矣。”其实袁术知道袁绍跑路后不但没有担心反倒有些小窃喜,他从小到大最烦的就是别人老拿他和兄长袁绍比较,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庶子,有什么可比的地方么?
袁隗说道:“今朝廷拜汝兄为渤海太守。”
渤海虽不是大郡,但也是大县了,大县太守可是一千石的高官了,并且更重要的是,太守对于其管辖所属地方的民事军事都是一把抓,还可以自由任命其下的官员,比如太守主簿从事等等,朝廷一般情况下都会应允,极少有驳回另外派人的。
所以说袁绍有了渤海太守的官职,就正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至于日后发展的如何,那是将来的事情。
袁术显然对太守官职这些事情非常清楚,所以听袁隗说完显得很不可思议,“为何如此?”——这叫什么事情?辞官不做不但没有被追究,还被封了一个更大的官!早知道有这种好事,我就上去辞官了!
“此乃董家子之计尔。”袁隗看着袁术稍微解释道,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这就是站在士族顶端的袁家必须承受的负担——袁家根深叶茂,自然也是树大招风,这些年来,想借袁家风头的,想来拿袁家立威的,想拉拢的打压的不胜枚举。袁隗已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情形的,对各种情况都算是处乱不惊了,但是看眼前的袁术好像的确还是稚嫩了一些。
“汝现可用之兵甲几许?”袁隗问道。
袁术虽然不是朝廷武官,但是毕竟士族世家出身,私下养一些兵甲已是众所周知的惯例,只要不是超出太多,基本上没什么人来管。
“兵甲约一屯。”虽然不清楚袁隗是什么意思,但是袁术依然老老实实的回答。汉代军制,一曲两屯,一屯两队,一队十伍,各有其长,所以袁术手底下养了差不多有将近一百人的私兵。
袁隗点点头,这和他了解的差不多。袁隗从身边拿出了一个环佩,递给了袁术,说道:“持此信物,可至西园右军中寻得曲长张潇,自会听汝号令。”
然后袁隗压低声音说道:“董家子欲废帝,多半置废帝于南宫中,汝可寻机鼓噪劫之!”
“什么!劫……劫帝?!”袁术大惊失色。
“静心定神!”袁隗提醒道,不就是打劫个皇帝么,况且还是个废帝,值得如此失态么。
袁术深深呼吸了几次,将激荡的心神平复下来——叔父你讲的倒是轻巧,说劫帝就跟喝个茶聊个天似的,那可是皇帝啊,虽然是被废了,但整个汉朝就这一个宝贝好不?
但是为何我袁家要冒险行事?或者说我袁术要冒这个险?
袁隗直视袁术,问道:“董家子欲权掌朝政,必然会针对我袁家,此地看似安稳,实则不然。且假日若汝兄携兵而至,汝当如何?岂不闻重耳旧事乎?”——洛阳城看起来安稳,实际上董卓为独霸朝政,必然要和袁家正面怼上,所以离开洛阳反而更安全,况且袁绍现在是太守了,有领兵的权利,假如一天他像董卓一样带着兵来到这里,你袁术还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么?
袁隗又问了一个好似不想干的问题:“帝若废,汝兄有何好处?”——袁绍悬节辞职不干,如果真的废帝了,他会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袁术思索半响,试探的说道:“人望?”
袁隗捋了捋胡子,点点头,“正是。故此,汝劫帝,须知成亦可,事败亦可。”——让你做这个事情,并不一定要成功,失败了也没有什么要紧,就看你能不能领会了。
袁术听了若有所思。
袁隗原伸手在桌案上比划了一下,向袁术示意道:“此乃北南二宫……”
看到袁术点点头,袁隗继续讲道:“帝若废,多半于永巷两侧宫中……”——毕竟是废帝,当然不可能放出来满世界乱跑,打入冷宫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