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自己,正观测着他人的人生。
而自己这一存在,仿佛正慢慢地被候介老先生的记忆与感情所吞没。
『余之文学,即使远在他乡,也从未泯灭。纵然随身书物遭到没收,但书籍的内容早已铭记于心。只要背诵出来,便可随时回味充实的故事及怀念的母语。
久而久之,便有兴趣相投之人前来听讲,一同论道。不仅是故国之士,异乡的人们亦有着一颗热爱文学的赤忱之心。
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啊,您的的确确将人类联系到了一起。』
正如漫天白雪中的一道篝火那般,哪怕是残酷的生活之中,也有着光辉的存在。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那西伯利亚的舞姬了。
她,是一位名叫艾蕾娜的女性。
根据记述,她出身苏联的官僚世家,因为读书这一共同爱好和候介先生相识。候介先生成为了教导她日语的家庭教师,在和深受文学爱好者的父亲影响的艾蕾娜接触的过程之中,两人越走越近……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不禁看到了我和水斗的影子。
这,便是崩坏的序章。
是终将分别的邂逅。
毕竟,故事的开头便已经告诉了我。
候介先生在国内,已经有了未婚妻——
『批判『舞姬』的主人公太田丰太郎意志薄弱的人,大量存在于我等文学同志之间。
从小到大一直走在家庭、国家、他人所铺设的道路之上的丰太郎,在异国他乡与爱丽丝相逢、相爱,才终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然而,他并没有跨越逆境的勇气,选择了依靠朋友的援助,并杀死了爱人的心。
「一女不守,何以守天下」等批判之声总是不绝于耳。
然而,他的经历,他的心境,竟让余有了强烈的共鸣。每当与艾莉娜对话,每当见到艾莉娜展露笑颜,父亲严厉的面庞便会掠过余之脑海。富家,强国。余从未对父亲的教诲有过半分怀疑。
无论与艾蕾娜如何相思相爱,也想象不出自己违背父命留在苏联的光景。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将如丰太郎那般,害得深爱之人陷入癫狂,余便会深陷难以自拔的恐慌之中。』
时光飞逝,候介先生开始了与名为『民主运动』的思想活动作斗争的日子。据他所说,所谓民主运动不过是徒有其名,实际上根本不过是苏联为了强行给他们灌输共产主义思想而进行的洗脑工作,由于候介先生的老朋友对此进行了反抗,他也不得不给予他适当的帮助。
而那位同伴被安排了愈发严苛的工作,在监狱内受尽排挤,饱受身心折磨,在饥寒交迫之下,疲惫不堪的他终于——
『余却没能助他一臂之力。友人曾多次向余伸出援手。但尽管如此。友人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从未责备于我。友人的瞳孔中倒映的,乃是遥远的故乡。』
仿佛映射出了候介先生一团乱麻的内心一般,这部分的文章脉络同样乱得一塌糊涂。
终于,在西伯利亚度过了三年左右,交还俘虏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和艾蕾娜父女关系亲密的候介先生,受到艾蕾娜的父亲劝说,想要候介先生留在苏联。他们表示会为候介先生安排工作,并询问候介先生是否考虑和艾蕾娜结婚。
候介先生做出的选择,和过去的他自己所想象的结果全然相同。
他也同样没有为一时的爱恋而舍弃故乡的勇气。他终究还是没能忘却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的未婚妻。
『「还请您,务必幸福地生活下去」
她用余教会她的日语,如此说到。』
候介先生描述着当时转身背对艾蕾娜时的自己。
『尽管嘲笑余意志之薄弱便可,若想说余枉称日本男儿,但说无妨。即便如此,余也要记下当日之真心。』
『我当时,是多么希望你能够开口挽留我。』
……这,便是全书的最后一句话了。
我开着书本的最后一页呆呆地看着那最后一句话,久久没有合上。
——啪嗒。
一滴水珠,落到了老旧的纸张之上。
「……啊……」
我慌忙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已经多久,没有看书看到落泪过了呢……?
为什么呢?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吗,还是因为,这是水斗的——也是我的曾祖父的故事……?
这么旧的一本书,打湿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正当我打算擦掉纸上的泪水时,我察觉到了。
书页纸上,还存在着另一片泪痕。
……这本书已经装订成册,显然,种里候介老先生的原稿另有所在。
那么这片泪痕,自然来源于这本书的读者——也是除我以外,仅此一人的那位读者吧……。
瞬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幻觉。
在这间满是尘埃的昏暗书房里……一位年幼的少年看着这本书,泫然而泣的景象。
我从未见过那个男人读书读到落泪的场景。
但是……这样的场景,却是真真切切